在谈到“本土化优势”时,张子欣介绍说,第一是平安具有独一无二的金融集团架构,使她具有强大的多渠道分销能力。截至2003年12月31日,平安有70家分公司和超过3,600个分支机构,有超过180,000名寿险销售代理人销售个人寿险产品,有超过8,000名员工从事团体人寿和财产保险产品销售及市场营销活动。这一多渠道分销网络使平安能够向客户销售丰富的保险产品和其它金融产品。此外,公司与中国邮政和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银行达成了银行保险协议,截至2003年12月31日这些销售网点总数超过21,000家。公司还进一步创新分销渠道,如通过pa18金融门户网站和全国电话中心来销售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如货物运输险、汽车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和意外保险产品等。
第二,平安逐步建立了统一的后援平台。在科技飞速发展情况下,保险业的科技运用水平决定了保险业的成本,从平安cio出身的张子欣对平安领先的信息技术系统充满自豪感。他说,平安的未来潜力在于平安拥有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服务,包括保险、资产管理、信托和证券业务等。而平安先进的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程序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使公司能够集中客户的信息,并迅速开发各种凯发k8一触即发的解决方案,有效地满足公司客户的需要,公司利用卓越的统一品牌、多元化产品服务能力、多渠道分销网络和基于公司先进信息技术系统的统一数据库,能够充分捕捉其它非保险金融服务领域的各种新的增长机会。这种潜力也是平安得以成功招股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三是平安16年来在市场上建立的“先入为主”的市场优势。这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公司短期内无法做到的,无论是在服务网络、销售队伍、业务规模、公司品牌、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还是在对“吾土吾民”的了解与认同上。
回首平安的历程,作为公司元老之一的孙建一唏嘘当年。他说,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自1994年参股平安。作为国内首家引进外资股东的金融企业,他们带给平安许多国际化的理念和方法。平安在过去的十年中,得到了外资股东的诸多帮助,直接促进了公司体制和公司治理的创新,使平安在与国际水平接轨方面走的比较前。在此次上市过程中,这些外资股东向自己的客户以及众多投资者推荐平安,显示他们对平安的未来充满信心。也是1994年,平安的海外人才开始大量引进,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国际经验及先进的职业理念,为平安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职业经理。也是那一年,国际标准的财务制度、核保核赔制度等引进到了平安。所以,1994年被平安视为其国际化的里程碑式的开端。孙建一感慨地说,十年磨一剑,蓄势而发!2004年,平安扬帆出航国际资本市场,新的国际化征程开始了。
马明哲最后表示,公司的成功上市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平安的目标是成为以保险业务为核心的世界领先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集团,持续获得稳定的利润增长及让股东获得稳定回报。平安希望通过公司的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成熟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经验、国际经验深厚的管理团队、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集中的客户数据库以及统一的财务、风险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增强公司在人寿保险与财产保险核心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形成多元化金融服务的模式,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稳健、可靠的、更加丰富而周全的产品和服务,成长为以保险业务为核心的世界领先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集团,做金融保险业的百年老店。
新闻通稿
平安高层领导畅谈公司海外成功上市的启示(下)
时间:2004-07-08 文章来源:中国平安 【字体: 】